2002年,我國電梯行業電梯年產量突破6萬臺。中國電梯行業正在掀起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發展浪潮。出現在1986-1988年,第二次出現在1995-1997年。中國電梯年產量增長的里程碑如下表所示。
1915年,位于北京南門的北京飯店安裝了三部奧的斯空調單速電梯,其中客梯兩部,七層七站; 1個雜梯,8層8站(含地下1層)。
1921年,煙草信托集團英美煙草公司在天津設立的“大英煙草公司天津廠(1953年更名為天津卷煙廠)”廠區落成。工廠內安裝了六臺奧的斯公司的把手式貨梯。
1924年,天津阿斯特飯店在改擴建工程中安裝了奧的斯電梯公司運營的客梯。其額定載重量為630kg,交流220V電源,速度1.00m/s,5層5站,木制電梯轎廂和手動柵欄門。
1927年,上海市工務局建設處工業機電單位開始負責全市電梯的登記、審查和許可工作。 1947年提出并實施電梯維修工程師制度。 1948年2月,制定了加強電梯定期檢查的規定,體現了我國早期地方政府對電梯安全管理的重視。
1931年,瑞士迅達在上海怡和工程公司設立代理處,在中國開展電梯銷售、安裝和維修業務。
1931年,美國人開的深長洋工頭華才林私人在上海市常德路648弄9號開辦了華凱基電梯水電鐵廠,從事電梯安裝維修工作。工廠成為中國人開辦的一家電梯工程企業。
1932年11月,中國臺北市臺灣省聚源百貨安裝了臺灣首臺商業電梯。 1959年,臺灣省高雄市大新百貨安裝臺灣首臺自動扶梯。
1935年,位于上海南京路與西藏路交匯處的大新公司安裝了奧的斯公司兩輪單人自動扶梯。兩臺自動扶梯分別安裝在鋪好的商場到二樓和二樓到三樓,面向南京路大門。這兩種自動扶梯被認為是中國早使用的自動扶梯。
到1949年,上海所有建筑安裝進口電梯約1100臺,其中美國生產500多臺;其次是瑞士生產的100多個,以及英國、日本、意大利、法國、德國、丹麥等國家生產的。丹麥生產的一臺交流二速電梯額定載重為8t,是上海解放前額定載重的電梯。